数学在生活中的一些作用

以前纸币盛行的时代,小学生要分得清纸币面额,还要会加减法。知道十块钱三个和三块钱一个哪个更划算,知道4块钱5个还是5块钱6个哪个更划算。
日常生活中,好像数学越来越不重要了,3.11和3.8哪个数字更大,AI 也能给你分析得一清二楚。
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什么作用呢?

判断他人的数学水平和学历

比如3个5和1个1,怎么加减乘除等于24。前五项1,2,3,4,1001的通项公式是什么等等。不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点,那就是想破脑袋瓜子都想不出来的。但是在学过高等数学的人眼里,这些就像是小学加减法一下的简单。再不济,在Excel 中用一下曲线拟合都找到了答案。

有助于投资决策

如果不懂相对估值,绝对估值,复利计算,甚至不理解股价跌到50%需要涨到100%以上才能回本的股民,建议趁早离开股市,进去了也是跟高等数学,统计学,概率学很厉害的基金经理们对战,请问数学水平平平无奇的你如何跟他们争输赢?

有助于判断事情的真假

自从“猫一杯小学生寒假作业”这个低概率事件被证实为假以后,我就对“姜萍数学竞赛取得好成绩”这件事持谨慎怀疑的态度。大家都希望低概率美好的事情发生,但是现实就是很残酷的,太阳要从西边出来这就是极低概率的时间,不以个人梦想为转移的。

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

前有李佳琦79元的眉笔说大家不够努力。后有北大羊毛月何不食肉糜说“00后有那么难找工作吗?”
将生产眉笔的原材料费用,工序费用,人工成本等拉一个清单出来,就自然会知道眉笔是否值这个价钱。
只要用点将每年参加高考的大学生人数,新增岗位数,退休人数从数据统计网站找出来,00后好不好找工作就是一目了然了。就业环境的数学题就只不过是小学时候做过的“一个蓄水池,只进水,需要4小时放满,只排水需要6小时排空,问该空蓄水池从空到满需要多少小时”的复杂版本。
如果李佳琦和羊毛月能够记住自己的出身,抑制住富有之后骨子里滋生的傲慢,能够分析一下平均薪资水平,就业率等数据就会坐下来跟粉丝们说话了。如果他们谨记成也粉丝,败也粉丝,就会好好的算一笔账,计算好每句话的预估价值,再决定是否说出来,这样或许可以避免“塌房”现象的发生。
**数学好,并不是指算得又快又准的算力好。**而是在面对多个未知变量的时候,能够对已有信息加工,得出一个相对靠谱的答案。
渴望脱单的单身青年在面对卖茶叶的漂亮女孩的时候,
希望炒股暴富的人遇到内部消息推荐股票,说百分百盈利的时候,
贪图便宜遇到砍一刀可以得到60元现金的时候,就会保持一些理性,计算自己的投入产出的性价比,从而及时止损。
一定要用利用好数学知识,让P2P,保健品,虚假理财等诈骗无处遁形。

扫描二维码查看